酸洗緩蝕劑該如何正確使用?
酸洗緩蝕劑作為一種經濟適用且效率高的防腐蝕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工業領域的不同工藝,如工業設備、管路、低壓鍋爐、發電廠鍋爐、中央空調等設備清洗,鋼鐵除銹及油水酸化等。在保護資源和減少材料損失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這種產品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很明顯,不同的酸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需要的緩蝕劑也不相同。
在選用緩蝕劑時,除了緩蝕速率、局部腐蝕的指標外,還要綜合考慮其他一些性能。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市區進行鍋爐清洗,就需要選用沒有特別臭味、毒性盡可能低的緩蝕劑,以減少在酸洗過程中及酸洗后帶來的污染。
在正常的酸洗期間做到這一點并不十分難題。但是在進酸、配酸過程以及預加熱等這些過程中要嚴格做到這一點就不十分容易了。需要在工藝過程中采取一些需要的措施。還需要留意,在這里講“不得超過”不僅僅是指觀測點丈量到的和取樣點分析得到的數據,而是指包括任何一個局部的整個酸洗系統和任何一瞬間都不超過劃定的參數。
正確使用緩蝕劑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控制好酸洗緩蝕劑濃度。緩蝕劑的任何機能都只有在緩蝕劑達到某一濃度以后才表現出來。
下面對酸洗緩蝕劑的使用環境做簡單分析:
1、不降低清洗的速度和質量。
2、添加緩蝕劑后金屬不會產生局部腐蝕,特別是孔蝕。
3、添加少量的緩蝕劑即可以把金屬的腐蝕速度降至很小或全部停止腐蝕。
4、金屬設備的表面上吸附快,覆蓋率高。
5、加入緩蝕劑不會影響金屬的力學性能,并能減小金屬清洗劑對金屬力學性能的不良影響。
6、能保護構成設備的所有材質,包括焊縫材料和與異種金屬的接觸部位。
7、緩蝕劑的性能不隨時間延長而下降,特別是不得出現局部腐蝕。
8、緩蝕劑應當是低毒、無惡臭、不影響工作環境及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并有利于廢液的排放。
因此,要保障緩蝕效果,就不僅只看多少噸酸液加了多少公斤緩蝕劑,還要看緩蝕劑的分配是否平均。相應要避免某一局部緩蝕劑濃度偏高,另一些局部濃度又偏低的不平均現象發生。
但目前,絕大部分國內清洗公司沒有技術研發能力,一般購買市售酸洗緩蝕劑進行酸洗,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酸洗緩蝕劑大多為幾十年前的技術,很少有單位專門投入資源進行研發和創新,我國的酸洗緩蝕劑技術相較于法國、日本等國技術已顯落后。
而酸洗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過程,酸洗緩蝕劑在酸洗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酸中金屬的腐蝕速率受清洗介質、清洗溫度、流速和緩蝕劑類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要結合前期經驗,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緩蝕劑,做到清洗的低耗高效和安全環保。
這里重點推薦一款榮獲國家發明獎,發明人企業生產的LAN826多用酸洗緩蝕劑。
該產品的多用性體現在適用于鹽酸、硝酸、氫氟酸、硝酸-氫氟酸、加氨檸檬酸、加氨檸檬酸- 氟化氫銨、氨基磺酸、羥基乙酸、羥基乙酸-甲酸-氟化氫銨、EDTA、草酸、磷酸、醋酸、硫酸等各種無機酸、有機酸及混合酸酸洗,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廣的酸洗緩蝕劑。